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,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告,全球胃癌年发病率约为13.86/10万人。我国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。近年来,中医治疗胃癌在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疗法创新方面不断进步。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中医胃癌专家、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著名胃癌专家袁希福教授认为,病机与辩证是中医治疗胃癌的关键。
中医治疗胃癌首重病因病机探查
胃癌专家袁希福表示,传统中医并没有“胃癌”的病名,类似记载多见于“胃反”、“伏梁”、“积聚”、“胃脘痛”、“噎塞”等疾病范畴中。
现代中医认为胃癌是一种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,多因忧思恼怒,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,致肝失疏泄,胃失和降,或久病损伤脾胃,导致肝胃不和;或者正气不足,尤其是脾胃虚衰,加之情志、饮食失调,导致运化失职,痰凝气滞,热毒血瘀交阻于胃,积聚成块而发病。据胃癌专家袁希福介绍,历代中医家多将胃癌病机分为3类:
一、肝经气郁——情志不舒,肝气抑郁则气滞,气滞必致血行不畅,而凝结成瘀血。胃脘疼痛胀满或如针刺刀割者,多有气结、痰凝、血瘀、食积的病机。
二、胃中无阳——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曰:"夫反胃乃胃中无阳,不能容受食物,命门火衰,不能熏蒸脾士,以致宿食入胃,不能运化,而为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。"
三、热者津伤——三阳热结,灼伤津液,三门干枯,水谷出入之道不得流通,胃脘干槁,食下即吐。
上述病理过程常交织兼夹,导致胃癌的众多证型。
胃癌专家袁希福通过多年悉心研究古人论述,结合临床经验认为:胃癌的发病机理根本在于胃阳虚,继而有气虚痰湿、血瘀等病理特征,形成肿物,阻塞通道,早期表现为厌食,食后饱胀,胃脘隐痛。
痰气交阻于胃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,形成脾胃虚弱证;进而痰气交结,瘀血热毒内蓄不去,灼伤胃络,导致便血呕血,加上饮食不下,气血化生无源,导致气血双亏;热结津伤是胃癌发展至晚期的阶段性的病机,阳虚而致肿瘤形成,至阻水谷之道而不得通,蕴热渐生,而出现的标证。中晚期胃癌,多数为虚实夹杂。
好了,这就是我们对“中医治疗胃病的关键问题”的所有介绍,期望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,也欢迎您查看我院的其他精彩实用的内容。祝您早日康复!